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阶段左右两部分会开始出现差异,这会影响到内脏器官以后的布局。但胚胎的左右差异究竟是通过何种机制形成的呢?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系教授广川信隆等人通过对老鼠进行实验,找到了新的答案。 科学家此前曾发现,在受精后数日形成的动物早期胚...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和显微镜及微量分析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显微镜发现了一些与细胞吸收的最初的颗粒和营养物质有关的新结构。研究的结果公布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 细胞需要持续的营养成分和其他化合物供应才能存活,而且了解这些...
最近,我国旅美学者密歇根大学张建之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施鹏博士和张亚平院士合作,在对信息素受体V1R基因家族的研究中取得重大发现。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刚出版的著名刊物《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信息素是由动物分泌的化学物质,用于...
据英国《自然》杂志2005年5月15日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将特定塑胶粘附于人体分子上,可应用于促进神经再生、血管生长等生物学领域。 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对十亿个蛋白质块进行挑选,确定其中一个能有效粘附在一种名叫聚咯(polypyrrole)的塑胶上。...
ScienCentral网5月19日消息,科学家通过研究老鼠脑细胞的化学变化过程,有望找到某些人会突然入睡的原因。科学家们对老鼠大脑进行试验后说道,通过此次研究他们有望找到人类控制睡眠的机理,并且找到治疗嗜眠病的方法。 睡眠的秘密 工作了一天之后,人们都会...
...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创造出了第一个发生了酷似人类淋巴瘤的小鼠模型。这种模型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发展新的、改良的弥漫型B大细胞淋巴瘤(DLBCL)疗法的速度。DLBCL是最常见的一种人类B细胞淋巴瘤。人类B细胞淋巴瘤占到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5%,并且在...
苍蝇虽然是令许多人讨厌的小玩意,但是美国Auburu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体型微...
哺乳动物行为、生理和生化过程中的生理节奏由叫做视交叉上核的大脑结构种的中心时钟(central clock)控制。这个时钟与光和黑暗的环境周期同步。众所周知,要想适应新的光时间表需要花费若干天的时间,但是人们这种适应的发生机制却不清楚。 现在,研究人员发...
据5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5;352:2193-2201)上发表的一项随机研究结果,沙格司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能帮助治疗活动性克隆氏...
研究人员通过将小胶质细胞(大脑免疫细胞)整合到实验室培养...
摘要 研究人员发现,呼吸会影响瞳孔大小,吸气时瞳孔最小,呼...
摘要 一项新研究探讨了为什么有些人能生动回忆梦境,而有些人...
近日,杭师大材化学院刘俊秋教授团队/生科院沈万华教授团队携...
作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Sam Sholtis 新研究表明,由大脑中许多...
HIV抗体检测为常见的艾滋病筛查手段,阳性一般意味着感染,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