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特征分析: 从教师观察,家长反应,我们认为孤独症学生有各种各样语言交往方面问题,归纳有十个特征症状: 1、孤独症学生目光不能与人对视。 2、孤独症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对老师和家长指令迅速作出反应。 3、孤独症学生课堂上旁若无人,各行其是,我行我素,好像不理会周围的人和事,对周围事件不作反应,沉迷于自我天地。有时若有所思地注意一个方向。 4、孤独症学生不主动与其他学生交往,孤僻不合群,很少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 5、孤独症学生情绪不稳定,集会场合不列队,有时大叫大笑。 6、孤独症学生很少乐意与同学一起游戏,缺乏团体活动的愿望与能力。 7、孤独症学生不懂安慰他人、关心他人,对父母表情冷淡。 8、孤独症学生语言问题明显,有的从不说话,有的说少数几个词语,有的重复别人说过的词语,尤其是一个句子中最后一个词;还有的说话单调刻板,(背诗或讲故事)没有抑扬顿挫或音调忽高忽低。多数不会使用人称代词或模仿别人声调说短句。这样严重影响他们与别人交往,与社会沟通。 9、缺乏主动性语言,求助性语言和需要性语言。书面表达简单陈述句是高功能孤独症学生所为。 10、自言自语。一般听不出讲些什么,语无伦次。
六、训练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的理论基础 训练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应研究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脑功能学,运动学,语言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理论。我们初步从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神经心理学,脑功能学,动作教育策略等方面确定训练实验理论依据。 ㈠、儿童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几个阶段: 1、香港匡智会提供资料划分七个阶段: 阶段 沟通意图 社会互动 语言理解 语言表达 语前阶段 阶段一0—3个月反射性沟通 由他人演绎意图,包括1、抗议,拒绝,不舒服。2、要求物件/动作。3、对别人回应或感兴趣。 面对面,以发声来嬉戏的婴儿或轮流替换。 不同的语调变化 以哭、观看、微笑、发声,不同声调和大细声,身体活动来沟通 阶段二3—8个月对别人有兴趣但没沟通愿望 有沟通行为:如取食物拉别人的手协助。但没有意图以行为向他人表达。1、要求玩社交性游戏。2、取得别人的注意力。 希望取得别人注意对别人出示玩具感兴趣 理解非口语的提示:手势、语调、环境 以面部表情、大笑、发出不同的单音,身体行为来沟通。 阶段三8—13月有意图沟通乐于与别人交往 向人要求,取得注意力。向人展示物件,打招呼提供事物名称 利用沟通做社交与人共同关注,获取别人注意,游戏中作轮流替换 理解一些指令及说话,但依靠非口语和情境去理解口语 以眼神接触,用手指作一般手势,有意思的发音。单字表达。 语言阶段 阶段四12—18个月使用单字 1、利用沟通行为与人社交和获取别人注意。 2、当别人没回应时,重复说话或另说一句进行沟通。 3、利用单字提问、评论、要求 理解人物、物件,动作的口语名称 使用10—20单词,不同场合使用同一单词代表不同意思,词汇出现延伸或缺乏延伸 阶段五18—24个月运用双词语言发展迅速 与人进行简单对话,并给予别人所需的新资料,但有时会问非所答 理解短句指令,简单问题:“哪里?”“这是什么?” 掌握50个单词后会用双词表达不同场合使用同一双词表达不同意思。使用“不”“没有”提示非现场事物,用提问词 阶段六24—36个月运用三四五词句 运用较长对话,围绕同一话题对话 理解有关概念的名称、理解含2个部分指令,听小故事 使用三词句建立代名词、量词、提问“为什么”开始讲故事 阶段七3-5岁使用长句主持对话 利用语言作思想,学习及象征性用途,可以引发并主持对话,故事中包括介绍故事背景、事情发生经过及结果 理解复杂句子问题,听一般故事 使用复句,掌握词汇500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