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森田式心理咨询-处理心理危机的生活智慧(19)

时间:2008-11-09 08:05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144次

 

  • 当感到焦虑即将发作、心悸、眼前又找不到自己马上能做的事该怎么办?这时,我们应环顾四周去找自己能做的事情做。
    即使是在焦虑时,也要做自己能做的事,特别是有意义的和能令人欢喜的事情。在此时去分解困难的数学题是不妥的,而干些体力活或只用机械动作就能完成的工作是比较可行的办法,比如擦玻璃可擦或因住公寓没有庭院锄草时,要注意观察四周有什么可做的事。如果找不到马上能付诸行动的事情时,可以先从观察周围开始。
    在后面提到记日记的事,要求写日记的人把目光从注视自己内心世界转向外面的精彩世界中去,真实地记录自己当天所看到的一切及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做法都是基于把目光转向外界的原则,是与借酒浇愁有本质区别的。酒虽然能使人暂时忘却眼前不快,但是不能解决根本的实际问题。与其采用喝酒这种不会被大家所接受的方式,还不如做自己该做的事和对自己有用及利于他人的事。这种事情积少成多能感到一种成就感,并最终带来好的回报。
    参加生活发现会的人,主张采用有意义的行动会带来有意义的心情这一观点。因此要求每个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充实自己。由于出现焦虑而只顾躺在床上,因此什么事情都不做,而空虚地打发时间会使原本凄凉的心情更加凄凉。如果即使有焦虑,但还是去干干净净地察好窗户玻璃让大家高兴,你的感受就会与上面截然不同,并在重复的实践行动中会认识到,做些有益的事情更有实际意义,这样不久焦虑也会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在桌上摆好一枝铅笔或别针并问患者桌上有什么时,患者往往就会回答有铅笔或别针。这时可以告诉患者,在他的心中只有苦恼,如同桌上只有铅笔一样,因为没有注意到还有别的东西。而从桌上拿走了铅笔,这时他就把注意力转向桌上的污点,大家知道这种污点是不能轻易弄掉的,所以很容易忽略掉。接着不把铅笔拿掉,而再放一本书在桌上并告诉患者,书代表他的工作。再放一个手表并告诉患者,手表代表他的恋人。像这样只要高兴放,桌上就能摆满很多东西。最后,就不再去注意那支最初放的铅笔了。我们不去刻意追求使人担心的事,而把更重要的东西置于注意之中,结果会怎么样?这就是在咨询中,我们可以参照上面的思路与患者谈谈看。
    日记指导的具体内容如下:不去理会患者的唠叨和患者担心焦虑的事情,要求患者每天写一件自己新发现的事。比如发现了不知何时开的杜鹃花、在庭院里看到自己从未见过的鸟、电视上了解到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等等。日记的内容,不管是从报纸上得来的新闻,还是取自于书上的内容或自己看到的街景,只要不是脑子里凭空想象得来的而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就可以。
    通过记日记,不仅能知道患者关心什么,还能把握住患者关心在焦虑以外事情的契机,便于及时进行指导和治疗。不去注意内心的焦虑,把注意力转向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新发现,就会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广阔。
    五 、从情绪本位到事情本位
    归纳上面所讲的内容,就人雪现,不能用人的意志去消除和控制忧虑、焦虑、担心、生气、喜悦以及悲伤等的感情变化。试图去改变这种不可能凭自己的能力办得到的事情,不但会导致反复的失败和丧失自信心,而且会由此产生出自卑及由于把注意集中到这些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上,就会使自己变得越发固执己见,也使症状恶化。
    为此,不得不相劝患者应该停止这种无谓的努力,去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在此,就要谈一下什么是我们能做的事情呢?相对于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感情和情绪,有一些事情是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办得到的。比如我们的行动。因此可以依照躲在焦虑背后的本来愿望,即想成为有用的人、想受人重视、想被人爱等,也想做些有益于他人及努力学习等让人欢喜的事情。
    可是行动不能光靠嘴上说说的,因长期受焦虑折磨,确实没有余力考虑行动起来,从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但要改变现状还是不够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在日记中所记载的具体事实进行具体指导。在日记中,处处能看到患者因受情绪支配而苦恼的例子,当注意到这些隐藏在神经症患者症状背后的、受情绪支配的生活态度后,就有必要去指导并改变它。
    应该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去取而代之呢?最好就是养成能基于眼前的需要和现实,再按照目的本位和事实本位去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对会在别人面前感到紧张、害怕而采取回避这种场面的人,告诉他感到有焦虑是很自然的事情,并要劝他任凭紧张和胆战心惊,也要按照自己最初的需要和目的去出席报告会议。
    对于因担心焦虑发作而整天躺在床上的人,就劝他们即使感到焦虑也要试着做一些家务活。不仅如此,还告诉曾经想过要学,但由于没心思学而只以看电视来打发时间的人,当他等到自己想做的时候为时已晚,而且这种等待本身就是"情绪本位"的具体表现。因此,劝他们不管情绪如何,首先要坐到椅子上端正外表翻开书本,这样即使最初还是看不进书且效率很低,但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事情本位和目的本位以及当时需要实施的行动都不能靠凭空想象。总之,要求做自己注意到的事情,即使在家只要勤快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可。因为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往往会受到内向性思维的驱动而采取行动,所以总是在犹豫不决中失去行动机会,此时就应督促他们要立即行动。
    这些都只是刚开始碰到的问题。掌握了森田式行动的患者要是不仔细观察周围而一味地行动,就会因行动过度反而会导致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反而还需要进行其他的指导。因此,行动应随机应变,要随当时的情况定夺。为了做到这一点,不得不仔细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从情绪本位到事情本位的转变,可看成是从自我中心及自我本位的态度转变到事情本位,并采取符合当时情况的行动。
    在美国开展森田疗法的雷诺兹博士开发了各种各样新技术,例如要求患者写日记时把情绪和行动的内容分开书写等有趣的尝试。
    六、恐怖突入(惊恐发作)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旦决心要做某件事,就会产生兴趣且能做得比较好,并使题迎刃而解,但在多数情况下并不都像这般简单。
    曾经有位因怕焦虑发作而不能外出的人,当症状得到改善后,虽然到了可以外出的时候,但还是在临上车时就因为焦虑而不能再往前迈开一步了。那是因为他觉得电车不像出租车那么方便,坐上电车万一感到焦虑也不能在中途立即下车,所以他害怕乘车。患有社交恐惧的患者如让他参加小型集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他出席并发挥作用的会议或订婚仪式等就办不到了,所以他害怕乘车。
    患者处在这种情况的时候,也只有任凭恐惧折麿,还得设法让患者一定去参加而不要找借口。因此,此时在患者身边提出忠告的人,一旦意识到患者这一变化后硬推对方一把,并告诉患者这就是"恐怖突入"。
    练跳水时,不管你压抑着恐惧心理而跳入水中,还是通过打坐或自我调节,恐惧心理是不会改变的,也不能说你已经学会跳水了。正确的作法是恐惧归恐惧,除了按跳水要领练习跳入外别无他法,这就是对付恐怖突入的方法。
    可是,当知道练跳水时除了任凭恐惧发作飞身跃入水中外别无他法,但站在高台上俯瞰水面时还是会抑制不住恐惧心理的产生,从而使得两腿直打哆嗦不听使唤。同样,因为一旦走到电车前就会产生胆怯,所以也只能多花钱乘出租车,有时还会找人替自己出席会议。
    这时就需要周围的人因人而异地采取果断的措施,比如帮助他出最后一把力、在旁边给求助者打气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其前提是求助者本人要有摆脱这种心情的愿望,而医生的措施只是为了更好地声援患者而采取的。
    总之,只要心有余力,总能等到这一机会的到来。这时,起支持和鼓励患者并帮助他们超越障碍作用的,就是对患者有影响力的人和能提请忠告的人员或某些自助团体。
    七、治愈标准是什么
    也有人在明白自己迄今所采用的方法有误后,不管焦虑如何强烈,都会采取积极的行动最终迈向健康而获得痊愈。而多数人往往只稍许有点进展,就以某一事件为契机又返回到原先的状态中去。也可能是因所起的变化太过缓慢,从而很难纠正错误的行动方式。因此,即使按照医生的指导虽然能忍受着焦虑在进行稍许的行动,但是症状一点也不见好转。此时,需要医生再一次向患者说明有关的治愈标准并估计预后。首先让患者明白治愈标准并不是指症状的消失,即在别人面前不再感到紧张或不再考虑自己的病情就说明自己的病治好了。其实,焦虑或紧张是每个人都 会有的感受,没必要也不可能消除它,问题在于试图消除这种紧张感的无谓努力使得紧张越发厉害,以至于不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因此,只要合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即使存在焦虑或紧张,每天也都能过得有条不紊,病情也就缓解了。对这情况的解释,很多患者不能完全接受,他们决不认为这种忍受痛苦为所当为的生活方式是属于健康状态的。因为他们觉得,在感到苦恼以前,从未介意过因焦虑而产生苦恼和紧张感,所以认为只有回到从前的状态地能算是治好了疾病。这种想法至少在他们的脑子里是这么想的。
    受强迫观念影响而无法写小说的作家仓田百三,自从接受了森田疗法后能再次写小说了,但这一成绩是仓田忍受并克服焦虑恐惧和苦恼下取得的。虽然能够继续写小说,但是由于自己的强迫观念还没有消失,所以仓田把自己的这一情况比作"在淌有治愈中包含了治愈的成分"。这其实是作家本人的错误观点,能够继续正常活动,就说明作家的行动障碍已得到了改善。只要作家坚持并巩固第一阶段所获得的被动治愈成果,今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掉自己的强迫观念。只要作家注意观察,的确还能发觉曾经令自己感到紧张或不快的事情,当然也有忘掉的时候。只要保持这种状态能泰然自若地处理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并会感到生活过得充实,就可称得上疾病得到了痊愈。虽然不能与病前的状态等同起来,但是会比以前更坚强、更成熟了。
    对患者进行如上说明提高治疗效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过分关心病情本身往往会妨碍疾病的好转。因为集中注意并机械刻板地猜测自己病情的好坏,反而会刺激自己阻碍对疾病好转的认识。
    八、有没有必要改变或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性格
    虽然从道理上明白了想要治愈的努力有时也会成为治疗的阻力,不必向医生提有关病情的问题,除了目光朝向当前要做的事情并付之行动(至少在观念上遵循这一规律)外别无他法。但是担心往往还是难免的,有人想改变自己的性格,到底能不能改变呢?比起当前斤斤计较和担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倒不如让自己成为一个大大方方的人,从而不必惦记这些小事,该多痛快啊。因此在咨询中,往往碰到患者会提出有前想改变自己性格的问题,当然,这一答案的正确回答就是只能改变性格的某一方面。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过分注意细节、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反省或考虑再三的性格上,因为这一性格本身是没必要改变,也不可能轻易改变的,关键是在这性格上投入了自己过多的精力。
    因过于在乎自己当前的一言一行,考虑自己的躯体状况或心理状态、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使自己发挥得不好自然就会感到痛苦。其实,一点都不留意这些也不太好,否则在社会生活中给别人添了麻烦也不自知。就因为有了这种担心,所以才去注意。因此,减少焦虑是指程度上减轻焦虑,而不是消除焦虑。
    注意小事或者想具有照顾到方方面面的性格,这些也绝不是不好的性格,要是用有工作上就表现为很强的责任心、严守规矩并能使人放心。但具有这一性格的人一旦把注意转向自己的躯体状态及心理状态时,就变成只留意于自己躯体上的每一个变化,进而处于感到很紧张以及老是在考虑别人怎么想等的状态。
    在工作场合中,若考虑问题时只要遵从事实本位的原则,就能做到以考虑重要环节为主而不会过分注意细枝末节。养成目光朝向外面,经常注意观察周围的习惯,并开始做自己注意到的事情,就能掌握外向性行动要领,至少能改善只介意自己身体状态或别人看法,最后只能呆在家里的症状。
    具有神经质性格的人如导向正确就能获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因此没必要改变这一优秀性格,而性格本身也是改变不了的。能够改变是行动习惯,而这又要靠自己每天的训练和积累。值得注意的是森田疗法一向按照上面的主张来指导患者走向康复。
    天生性格外向的人往往不善于反省自我和认识自己的缺点,即使认识了也不想努力改造。相反,天生性格内向的人却经常性地反省自我,虽不善行动,但一直想试图改变这一弱点,只是因努力的方式主法不对才导致症状恶化和徒劳一场。当然,只要不辞辛劳采取适当的行动就会取得相应的效果。
    但是人们往往向往得
  •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8)
    88.9%
    踩一下
    (1)
    11.1%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