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森田式心理咨询-处理心理危机的生活智慧(8)

时间:2008-11-09 08:05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144次

 

  • 向癌症挑战的话题。虽然这样产东能阻止癌症的进展,但确实可以延长生命。若与癌症斗争中只是一味地固执己见,即使同一患者,怎么样也不会使症状有所好转。
    以前创造奇迹的人,他往往是信奉自身以外的力量,并把自己托付给神或佛后,不勉强自己去怎样生活。其心情是,达观地认为癌症确实是恐怖的,但也不是凭自己的力量能左右的,于是就采取不去管癌症,只是采取着手做今天所要做事情的态度,这与森田式的生活方式有着某些共同之处。但是,光掌握这种生活方式,单单有森田式的思考方式还是不够的。需要有超越自我的力量,并信赖伟大的支持,寻求宗教的帮助。
    面对疾病而生活着,会感到痛苦和觉得困难。除了癌症以外,还有慢性病、疑难病也是处于同样的情况。要是能够不抗拒焦虑,不作斗争顺其自然地接受,负担多少会变轻。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则并非易事。在这一领域中,需要引入森田疗法的咨询发挥作用,而这一天的到来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实上,虽然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有人考虑过使用森田疗法,但这只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而已。
    三、寻求帮助的"信号"
    (精神症状)
    到现在为止,当遇到不安,苦恼或障碍而不能得到解决的时候,况且又不能用语言表达痛苦,往往会代替语言表现出来的有关躯体症状的求救信号。现在就来讲讲有关心理症状或是精神症状吧。
    要是问大家什么是精神症状,大家未必很清楚。通常把精神病患者或神经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令人费解的行动或思考方式叫做精神症状,但是并非如此的行动或思考方式,也一样会存在问题,有时也不能称之为健康。例如,殴打怀疑别人说自己坏话的具有被害妄想的人,跟由于单纯地生气、拿别人出气而去殴打别人相比较,虽然同样都是动手打人,但是殴打的内容却不同。从机制上讲,把精神病患者或神经症患者所表现出的特别行动类型,叫做精神症状,但是对于没有学过精神医学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懂。如果要区分一直在家闲着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懒惰,是他的一贯的表现还是精神症状,那么连专家也会感到棘手。
    在前面讲到的躯体症状中,例如癔症,可以表现出运动方面的障碍,或是介意胃肠变化、关心躯体疲劳感或头重感的疑病性神经症,应该说都是精神症状。但是由于人们普通的习惯把它作为躯体症状来解释,所以就并到躯体症状里讲述。
    因此,就不按精神教科书上所写的一样,分什么精神症状、幻觉、妄想、神经症等,而是把疾病以外的东西和不认为是健康或合适的行为模式全部概括起来,根据其心理机制和精神症状特点一起处理。
    按下面的方法,作行为模式的分类。
    (1)给周围人制造麻烦。
    (2)由于不理解,造成不安或觉得不可思议的行动。
    (3)虽没有增加予盾,但不能适应社会生活。
    (4)初看虽然在社会生活中找不出问题,但也不能说是健康的人。
    给周围人造成麻烦的人等于反社会的行为
    这是想把自己的不安或欲求不满通过攻击他人的方式来解除,或者通过这一举动来寻求某种帮助。
    比如,欺凌、任意发脾气的上司或老师,暴力、偷窃、抢劫、恐吓、欺诈、伤人、杀人等。虽然没有监督任意发怒上司的这种法律,但作为犯罪行为,多数是要惩罚的。
    因此,一般是对违法或犯罪作处理。但法律是否惩治这些行为,是另外一件事。但是对于他本人来说,这确实是错误的解决方法,也表示了一种求救信号,尤其是出现了精神病的症状时。
    这些行为要是频发,就会令周围人难办,也迫切需要找到对付方案。这样,给人添麻烦的人就达到了被人关心的第一目的。打个比方,即使是遭别人讨厌,也总比被人无视为好。但是,往往是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取而代之的却是受惩罚或被疏远。当欲求不满越来越大时,反社会行为也就升级了。
    要分析这种问题行为,首先要分析问题行为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判断问题的一个材料。当不分时间和对象而出现这种问题行为,就要考虑到存在着相应的强烈的焦虑情绪,也就是说被逼得走投无路了。这是需要紧急干预的人。
    要设法使对方消除焦虑使他安心。但是,当这一切不可能办到的时候,就要采取果断措施。
    但是,大部分的反社会行动,其对象是局限的,如以家庭为对象的人,以弱者为对象的人、以权利为对象的人等。这是改变了依赖形式,或者利用弱者来解除自己的欲求不满,或者对父亲抱有敌意的一种变相表现。
    如不能调整他的人际关系,或者给予歪曲帮助的话,那么需要纠正他们的咨询或家庭疗法。
    在精神病的场合下,经常发生针对父母的暴力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家庭内暴力。他们的暴力大部分局限于针对父母,这是由于不依靠父母就什么也做不了的撒娇表现。另一方面,来自双亲的过度干涉也妨碍他本人的生活习惯才引发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全家都要改变,不只局限于针对患者本人的咨询,面且需要开展家庭治疗。
    针对以弱者为对象进行暴力的人,是在还没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焦虑和苦恼的情况下,转换攻击对象,使自己得到代偿和满足(如在家遭父亲或哥哥严厉训斥的孩子,往往在学校里会拿比自己更软弱的孩子来出气),这是基于更深渊的焦虑,以及对不重视自己或不关心自己的人的焦虑而引发的。针对比自己强的人,老师或使用暴力的人,多数是转换了反抗父亲的形式,还不如说是朝着健康自立迈开了第一步。
    因此,以后讲到这些人的自我强度不同,咨询的方法也不同,基本还是通过咨询了解如何调整自己的表现,接下来的就是需要寻求森田疗法。
    把暴力指向特定的人,而这个人又是很亲近的人,或者是照顾他的人时,多数可以认为,患者把这个人当作自己的父母来看待了,可以认为是变相地表现出撒娇和依赖的形式。患者觉得就是因为这个人会宽恕他,即使他过分也不会嫌弃他。并还想要试一下,是不是真为自己着想,想帮助他从依赖的状态中摆脱出来。
    如遭到意想不到的人攻击时,就需要考虑是不是会以精神病的症状如被害、关系妄想为背景所引起的。
    从状态上看,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喝酒后常常会使用暴力。反过来,不借酒力就没法表达自己的状况。为劝其戒酒,可以让他参加断酒会或嗜酒者互诫协会。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做到不借酒力也能表达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在他的家庭内部存在着紧张状态和交流的误区,因此需要进行家庭疗法。
    对于酒精神依赖本身,森田式心理咨询有效。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将在后面讲到。
    同理,有机溶剂依赖或能解除抑制的药物、毒品等均可引起暴力。但是,像兴奋剂等物质能造成幻觉,其发生的暴力是基于幻觉和妄想、被害、关系妄想而引起的。
    团体暴力或不良行为
    有关团体反社会的行为,考虑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重视友情,以寻求能安心地接受自己的伙伴为目的。在结交这种团体时,有一种情况就是采取反社会行动。还有一种,就是借助团体的力量来表现自己,或者谋求自我实现,而要表现的内容,就属于反社会行动。虽然这两者互相重叠,但在青春期的前半段,重点是放在伙伴关系上;到了后半期,自我表现才变得重要。
    前者,是以盗窃集团、施虐小团体等形式存在。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不会得到重要人物(大人物们)的关心,备受冷落。与指向家人的暴力做比较,在家里采取暴力,其他人会理都不理。或者相反,因家庭内过于严厉,可能没有反抗。在同伙团体这一点上,虽然能保持某种程度的健康,但要是组织本身也受到来自社会压力,其虐待的组成将会得到强化。既要得到同伙团体的保证,也要发动团伙全体成员起作用。
    属于后者的团伙,有以暴走族为代表的不良组织,这是他们自我表现的方法。若有很强的自我,可以认为这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向上的台阶。但对于既不依靠团体,也不会自作主张的人,或处于团体最底层的人来说,就需要得到某些帮助。
    参加这种组织,对于有很强自我的人来说,是表示长大成人或是具有自立的一个台阶。但若是自己家里人,或自己非常关心的人,在这种组织中混混,那真是件让人心痛的事。作为他身边的人,为了便于能妥善地开展辅导,希望来这里学习一些咨询方法。
    自伤行为
    有时,也会碰到不是攻击或加害别人,相反的是自己伤害自己。自杀则是其中的最激烈的例子。此外,还有割手腕、咬手或用头撞墙等的自伤行为。
    自杀是因在深深的绝望、失去希望或有强烈孤独感的驱使下,想以死来获得解脱的一种行为,是将很强的攻击性朝向自己才出现的。
    想死的绝望感,会在极度恐惧的状况或失去自己所依靠人的时候出现,因此对某一件事的依赖性越强越危险。举个例子,以跑步而自信并视跑步为生的运动员,当失去双脚又无法依靠他他人的时候;还有视工作为唯一生存寄托的人,当失去工作的时候;还有某个老人,当用药物消除了他多年来经常跟自己闲谈的幻听后,却反而自杀了。在突然去掉病态的东西或一直依赖东西的情况下倒反而是很危险的。
    有时,自己的求救被他人拒绝时,也会想到死。苦恼的人,若使他受到冷淡,或对方毫无温情但有轻微的言行出现时,也会作出敏感的反应。因此,有的人从表面上看确实无法理解的事,但只要仔细深入了解,就会知道在确实失去了自己依赖的人时,会有这样的情况。
    这样的想法或错误的判断,原因是其本人深深地陷入苦恼后,由此使自己的视野变得狭窄,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作为疾病,当更加歪曲时,就会导致抑郁症。抑郁症中的一个症状是具有很强的绝望感和坚信自己没有活着的价值,因而企图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念头,在病情好转时反而比病重的时候更易发生。一天当中则是在早晨醒来时最危险。
    对于治疗抑郁症,首选当然是服药。但是在防止抑郁症复发时,需要进行森田式的咨询。实际上,只在苦恼的时候,才认识到要去作咨询的必要,而一旦好转后,马上就回到原来的环境中。
    还有,就是不知原因的自杀企图,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其中之一的原因,是被自己幻听中的"不如死了好"的耳语而牵着鼻子走。此外,也可能是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再产生行动。这种情况则也跟抑郁症一样,多见于病情好转的时候。在病情恶化的时候,尽管很痛苦而发生与现实的冲突,但可以逃避到精神病的世界中。当病情一旦好转,就会因做不到这一点而发生正面冲突,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这时就会去选择死亡。当患了精神病后,失去了自己所依赖的世界和所依靠的人,比如说,失去了可能会和他结婚的对象的,就会见到他发病。可以说只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他所发出的这一异常信号还是能让周围的人感觉到的。
    年轻人的自杀行为,更有着想得到他人更多关心和帮助。当然,也应知道并不都是如此。原因是演了了寻死的一幕戏,有效地吸引了别人的目光。但另一方面,这一方法没能吸引到主要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却被别人当成是在演戏。或者没有死的念头,而受到别人漠视的话,也有可能就此逾越障碍而好转起来。
    对于有这样表现的人,可以进行非森田式的咨询。或者对于一般有自杀意图者,需要花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开导。就像在"生命热线"中所进行的一样,用缔结感情的纽带来开展这一咨询。
    发生自伤行为,即咬手、打击头部等行为都是婴儿、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缓)或有躯体障碍的人,当他们没法用别的形式表现愤怒的时候,所能见到的一种简单行为。他们对自己为什么生气都不知道,因此一定需要周围人来关心,并给予安全感。
    还有少部分的行动,如拔头发、抓皮肤等,近似于某种不良习惯,其中也有后面讲到的,属于强迫行为的一种,对此则是森田疗法咨询的对象。
    因奇妙而令人不安的举动
    虽然不是去攻击或伤害别人,但是所发现的令人不安和感到莫名其妙的举动,实际上也影响了周围的人,若是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给别人添麻烦。
    举个典型例子,那就是醉酒人的行为。如果 醉得轻,只停留于情绪好转,仅比往常话多一些;但只要酒精继续抑制了大脑的作用,就会出现大声嚷嚷、爬墙钻洞等反常行动。这种酒精作用,很多人都体验过,但好在是一过性的。然而令人不安的是,醉酒次数明显增多,又出现了酒精依赖那样的状态,或者叫做病态醉酒或异常酩酊状态。只要少量饮酒也会出现显著异常行为的人,就有必要去接受医生的诊疗。
    躁狂状态
    这是指在躁狂症中能见到活动增多的状态,他们往往表现出话比平时明显增多、深夜还接二连三地打电话、大肆购物、任意与陌生人搭话、忽而又想去开创新事业等。虽然看起来情绪很好,但其中也带着攻击性和不肯放过别人一
  •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8)
    88.9%
    踩一下
    (1)
    11.1%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