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研究所调查的自闭症儿童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之沟通功能,其数据除了透过直接观察(含诱发)所收集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并藉由会话情境及谈话内容上下文判读仿说、隐喻式语言及不停问问题的沟通功能;可分为规范行为、社会互动及共同注意力等三大类及要求...
本研究根据「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沟通功能定义表」转录「沟通行为记录表」中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至「沟通功能记次表」,且判读时均需符合每种功能的三项评断标准,兹将十三种沟通功能的定义和实例说明如下: 1.要求物品 (1)语词是用来要求想要的物品。 (2)口语会...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的判读和记次过程共分为两部分,首先透过「入班观察表」将录像带整理成轶事记录稿;其次藉由「沟通行为记录表」登录「入班观察表」中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最后再统整及量化每名受试的资料。以下针对仿说、隐喻式语言及不停问问题作进一步说...
研究者自编,主要目的在于判读自闭症儿童非惯利性口语行为的沟通功能与记次的标准。其中沟通功能的类别及定义,除了依据搜集资料阶段时预试所得到的结果,更统整了文献上的重要沟通功能(Prizant Rydell, 1984; Wetherby Prutting, 1984; Wetherby et al., 1...
Donnellan等(1984)及Prizant与Rydell(1993)认为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是个人沟通系统的一部份,它所具备的沟通功能其实与惯例性口语一样丰富,更被视为衔接无口语到惯例性口语表达能力间过渡的阶段(引自Prizant et al., 1997)。本研究将针对仿说、隐喻式语...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主要是一个 获得语言前的过渡性角色,其类型 包括:1.立即性仿说;2.延宕性仿说;3.固执性说话(perseverative speech);4.隐喻式语言(metaphorical lang- uage);5.不停问问题(repetitive questioning)等(Prizant Rydell, 1993)。 P...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是自闭症儿童在浮现及早期语言阶段(emerging and early language level)的主要口语表达方式,意指由可区辨的语词所组成的口语,但却违背传统社会接受的语言沟通惯例(Prizant et al., 1997)。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主要是描述有社会沟通问题的...
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的理解,二是主动说出的语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语言,然后才会说话。但是,孩子并不是生下来语言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展的,从小和狼一起长大的狼孩子,七岁时也只会嚎叫,而且语言很难再发展;从小生长在无人关注的环境...
小儿语言发育具有一定规律,当一个哌哌坠地的婴儿就能发出哭喊声,生后2个月能发出和谐的声音,3个月发出呀呀发音,4个月能大声发笑,5-6个月能喃喃地发出一些单调音节,8-9个月能说“爸”“妈”之音,10-11月能喊出“爸爸”“妈妈”的复音,一岁时能说出简...
? 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是指由于发育延迟而引起的语言障碍,并不是由于听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及严重的精神发育迟缓造成的。 ??本症有表达性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前者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后者对语言的理解和...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CHOOSE的突破性方法,用于在人类组织中...
谷歌眼镜(GoogleGlass)推出后并未广受追捧,由于缺少应用程序...
基因SCN1A(编码一个由电压门控的钠通道)的“单倍不足”引起...
京都大学副教授佐藤弥率领的研究小组17日说,他们首次发现,...
《时代周刊》封面报道关于自闭症的专题 据外电报道,英国医学...
美研究人员认为,自闭症可由环境中的毒素引发。 据《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