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11)

时间:2008-11-09 08:04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8349次

 

  • 要症状之一。抑郁症所表现的“自责”的内涵与以上两种定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抑郁症的外在表现是“三低”,既情绪低落、言语减少和动作减少;内在反映是“三自”,即自责,自卑、自罚(经常产生自杀欲念,有的实施自杀行为)。
      一般的急性抑郁症大多都有一个直接的诱因,也是抑郁症患者的病的导火线。其实这个导火线只是外因,在点燃导火线之前,抑郁症患者已形成了严重的抑郁心理,诚如炸药包里已装满了炸药。但是抑郁症患者本人却认识不到,只认为自己某件事(针对诱因而言)做错了,因而自责。《心理学词典》对“自责”一词的定义是“犯罪心理学中的自责”,与抑郁症的“自责”不同。笔者认为,抑郁心理的“自责”,也是属于病态,是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之一。抑郁症患者主观上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咎由自取。就“诱因”事件的本身而言,也可能错了,也可能不错。就同一事物而言,大多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即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观点,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而抑郁症患者仅考虑不利的一面。
      常言说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心理健康的人,做错事后也有后悔的心理。但后悔后却能自慰。而抑郁症患者则对自己的“失误”深恶痛绝,严厉地谴责自己,甚至用“自杀”惩罚自己。
      退一步讲,即使做错了什么也不至于去用“死”的代价去补偿。“千古艰难惟一死”。人,如果死都不怕,还有比死更难的吗?不怕死,而怕生,这就是抑郁症患者的心态。
      从自责开始,进而发展到自卑,由自卑而产生自杀心理,这就是抑郁症患者病态心理发展的轨迹。
      这里,笔者引用弗拉赫博士的著作《神秘的潜力——论抑郁》中的一个病例:
      哈雷·赖特是美国英格兰一个不大的学院的副院长。他38岁时正院长退休了。哈雷为这所学院作出过出色的贡献,原指望自己能够入选登上院长的宝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校务委员会决定从外面另行物色一名院长,哈雷晋升的希望落空了。
      他感到深深地受了伤害。他抱怨自己未受赏识——这样想未必不可,但这一念头又随即触发一连串的反映: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才干,弄不清究竟能否胜任这一重任,也许他一向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他还怀疑自己是否冒犯了校务委员会的某个关键人物。他得了抑郁症。
      在第三章中,笔者叙述了患抑郁症的经过。我患病的诱因及心理过程与哈雷·赖特有相似之处。我患病的诱因是由调转工作引起的。其实在调转工作前,我就存在严重的抑郁心理。由于那个“理想”的单位没有去成,无奈去了另一个单位。这期间,我是处在犹豫不决之中,自己拿不准主意,经常问别人。人,在忧郁时往往缺乏自信而犹豫不决,所以犹豫不决则是以缺乏自信为基础的。当我调转到新的单位后马上有了“后悔”的感觉,认为自己“这步棋”走错了,进而责备自己,又发展到严重自卑,认为自己无能,胜任不了这里的工作,又发展到自己没有能力工作,没有生活能力。然后设想哪天突然死去才好呢,但心情抑郁的人心里是“明白”的,知道突然死去是不太可能的,最后导致产生“自杀”的心理。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调转工作不存在什么错不错的问题,也不存在不能胜任工作的问题,当时认为错了,完全是一种心理障碍使然。当我病愈后,根本就不认为自己当初工作调错了,也不认为自己不适应工作。在病中,我曾对姐姐说:“我的病不会好了,我就是工作调错了,除非时光能倒流,而且我必须有现在(指病中时)这样的认识”。当然病中的认识是错误的。
      抑郁症一个显著的症状是对自己的认识发生重大失误。就一般正常的心理而言,人在顺境时,在成功的时候,对事物看到光明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就多;反之,在逆境时,在失败的时候,对事物看到阴暗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就多。所以,人在成功的时候,在顺境的条件下,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困难的时候,在逆境的条件下,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
      而抑郁症患者对生活看不到一丝光明。“哀莫大于心死”。抑郁症患者的“心”已经死了。对任何事情都只看到不利的一面。这是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特征,亦即是他们的心理障碍。就吃药这样的小事,抑郁症患者也仅仅注意药的副作用。一次在某精神卫生中心门诊看病,姐姐和一位抑郁症家属谈及此病,那人问我姐姐:“你弟弟拒绝吃药不?”姐姐先告诉他们我吃药。其实当时我只是主动吃些治疗睡眠、饮食之类的药,而对治疗抑郁症的药是拒绝吃的,服药时都是家人“逼”着吃的。我不认为自己有病,仅认为自己事做错了和自己没有能力。因为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和提高能力的药。接着那个人又说:“让他们吃药很难,而且就注意药有副作用”。当时我也是强调药的副作用而拒绝吃药。
      心理健康的人在“自责”时,心情也是很沉痛的。无怪乎《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自责”一词举例用“沉痛自责”。那么,抑郁症患者的“自责”则是痛心疾首,捶胸顿足,甚至自残、自戕。在病中,自责时我多次关起门来打自己的嘴巴,用绳子勒自己脖子。一次,妈妈发现我在打自己的时候,哭着制止了我。当我向心理医生诉说时,心理医生说:这是病理反映,患者自己惩罚自己。有的人用烟头烧自己,有的人绝食饿自己。第三章中的病例患者D,在极度自责中用菜刀砍伤了手指,然后跳楼。某企业会计B,在“文革”中由于长期的政治压力患了抑郁症,在极度自责中撞墙。笔者接触到抑郁症患者,多数都有自责、自戕的心理或行为。
      自责、自卑这把“双刃剑”高悬在抑郁症患者的头上,使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诚惶诚恐之中。
      那么,抑郁症患者为什么如此痛苦呢?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构成了心理障碍,形成了心理定势。
      就一般的事物而言,我们在处理时都有两种可能,即成功与失败并存。而抑郁症患者在思考任何事情时,仅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甚至是完全看不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为表述方便起见,权且把认识事物积极的一面,即正面叫“积极思维”;把认识事物消极的一面,即负面叫消极思维。由于消极思维使然,用精神病理学家的话说,在生活的道路上抑郁症患者给自己设计无数个“陷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片面与视觉狭窄是众所周知的神经症特点”。回首过去,认为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做错了而自责,甚至认为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客观地说,抑郁症患者对自己过去“缺点”、“失误”及“错误”的自责,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只不过他用“放大镜”来看这些“缺点”、“失误”、“错误”。可以说,在病中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一场空前的洗礼,获得一次内省力。甚至可以说,多数患者正是经历这样的内省,使他们拒绝了死神,产生了新的精神动力。使他们在病愈后变得更成熟,更有人情味,工作效率更高,这种变化在后文中将用专章叙及。
      在病中,我几次向前来看铁领导致歉。“我没有欺骗你们,原来我一直认为自己(能力)行”。有一位女患者,病中多次回忆、责备她自己在处理公婆、邻里关系时的错误。在病中她还向公婆、邻居道歉。
      抑郁症患者,展望前途,忧心忡忡,不寒而栗。面对着自己给自己设下的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忧患自身,忧患家庭,忧患失业,忧患健康,忧患晚年,忧患一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如此重大的心理压力(其实是自加的压力)面前,抑郁症患者睡眠紊乱,食欲不佳;紧张、激动、头痛;哭叫骤发,一碰就哭,眼泪说话。诚如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中写的那样:
      你莫要问我!
      泪珠在眼边等着,
      只须你说一句话,
      一句话就会碰落,
      你莫要问我。
      思维,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和事物内在的联系在人脑中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类独具的本能。不幸的是,当人思维过度,思维方式出偏时就会染成疾病。事实证明,心血管疾病、胃肠病、虚脱症、肝炎、癌症及脑血管损伤都或多或少与忧郁有关。而抑郁症则是典型的由思维过度、思维方式出偏所引起的心理疾病,通俗点说,抑郁症是抑郁症患者本人“想”出来的病。不客气地说,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果抑郁症患者不“想”时,也就痊愈了。
      心理学上有一条简单的原理: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单点优势一旦未取得积极的成果,便会压抑其他神经通道,导致思路堵塞。这种单点进攻优势,常常使其他神经处于抑制状态。抑郁症则是消极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形成单点兴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钻牛角尖”时,就患了抑郁症。
      目前,关于抑郁症的几种心理疗法,也都是使抑郁症患者怎样从“牛角尖里”退出来。一位哲人说过:“时间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最好良药”。治疗抑郁症需要一定的时空点,还有转移疗法,厌恶疗法,都是试图从大脑皮层的单点兴奋,即“牛角尖中”把抑郁症患者解脱出来。关于抑郁症的治疗将在以下几章叙及,本章就不再赘述。
      读到这里,读者对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之源有了初步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在消极思维的驱使下,看到自己前进道路充满了艰难坎坷,举步维艰,进退两难。于是,情绪低沉,以致成病。
      抑郁症患者深知主观能动性决定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而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认识、判断和推理都发生了错误。主要表现是严重的自卑,认为自己无能,而且以自我为“圆心”画一个圆,关系越接近“圆心”的亲人抑郁症患者对他们的评价越低。认为自己及周围的亲人无法适应生活,无法应付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抑郁症患者在彻底否定自我的基础上,开始设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通俗地说是有的想,无的也想。客观地说,抑郁症患者所设想的困难和灾难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正如全国平均每天均有一百多人死于车祸,但是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其概率是太低了。健康的人在出行时也会想到注意安全,但决不会时时思考这个问题,而且也不会想到非得自己或伤或亡不可。如果那样,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慌恐之中,不吓死才怪呢。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活动处于不正常状态,才有这种可笑的思想。
      就一般情况而言,办任何事情都有办成或办不成两种可能,正常情况下,事情办成了,当事人就比较高兴,反之就不高兴,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然而,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无论发生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他都试图走向另一个极端。“是进亦忧,退亦忧”。抑郁症患者的事物的两端都为自己设下了“陷阱”。两端的“陷阱”不是同时设的,而是每到跨过一个“陷阱”时,才为自己设想第二个“陷阱”,常人看好像有意和自己过不去。前文中谈到的那位女营业员即是如此。
      笔者认为,把抑郁症解释为是一种“心理障碍”比较合适。所谓“障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阻挡前进的东西,使之不能顺利通过。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思维、行动并没有达到错乱的程度。在人前,抑郁症患者极力掩饰自己的病情。在病中,我为了排泄烦躁的情绪,悄悄地离开办公室,到没有人的地方去叹气,去哭润。抑郁给我带来神经性呕吐,从来不在机关的卫生间呕吐,避免让人看到或听到,而是找个没有人的地方。为不让人看到眼睛中抑郁的神色,经常戴着变色眼镜。这一切表明:抑郁症患者在情绪、思维、行动上出现了“障碍”,即不能“顺利通过”,而当付出一定的自控力也是能“通过”的,只不过是困难多些罢了。下面,试从抑郁症的情绪、言语和动作的障碍来分析其心理障碍。
      情绪障碍。抑郁症患者体会不到生活、学习、工作的满足和欢乐,而仅体现其负面的困难、劳累和无望。心情不佳,心灰意懒,无精打采,兴趣索然,进食时的享受感都没有了,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出现了饮食障碍,吃不下饭。患者的郁郁寡欢,一筹莫展,对配偶和子女也都失去了往
  •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6)
    81.3%
    踩一下
    (6)
    18.7%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